国开联官网 > 观点 > 新能源新材料

新型储能的趋势性市场机遇

郭裕安 2021.08.06

当前,大规模储能技术被认为是支撑可再生能源普及的战略性技术,其巨大的市场潜力迅速吸引了众多风投基金的目光,为了推动新型储能的高质量发展,202171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从技术进步、标准完善、产业发展、市场培育、商业模式等提出了多维度发展要求,聚焦四大方向,明确了14项主要任务和工作要点,目标到2025年,实现新型储能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装机规模达3000万千瓦以上,到2030年,实现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


中国储能步入规模化高速发展快车道

根据国开联《储能材料行业投资价值与未来趋势研究报告》显示,2020年储能产业虽受新冠疫情影响,但我国储能装机逆势大幅增长,据CNESA全球储能项目库的不完全统计,截至2020年底,中国已投运储能项目更新装机规模35.6GW,占全球市场总规模的18.6%,同比增长9.8%。其中,新增投运电化学储能项目规模1559.6MW,新增投运规模首次突破GW大关,是2019年同期的2.4倍,中国储能步入规模化高速发展快车道。




电化学储能行业将面临广阔的市场机遇

目前,我国的主要储能方式为抽水蓄能。2020年储能市场中抽水蓄能的累计装机规模最大,为31.79GW,同比增长4.9%,占全国储能装机总规模的89%,因其成本较低,在短期来看,该储能应用的主导地位仍会继续保持。


电化学储能的累计装机规模位列第二,为3269.2MW,同比增长91.2%;在各类电化学储能技术中,锂离子电池的累计装机规模最大,为2902.4MW。其中储能电池和储能变流器作为价值量最大、技术壁垒最高的核心环节,将有望率先受益于储能需求的快速增长。


此次《意见》发布要求明确新型储能独立市场主体地位、健全新型储能价格机制和健全“新能源+储能”项目激励机制。随着政策对新型储能支持力度的加大、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等分布式能源的大规模推广以及锂电池成本持续下降的推动下,电化学储能将面临更广阔的市场机遇。


华东地区新型储能发展潜力较大

目前全国各区域都在进行储能技术的布局,根据国开联《储能材料行业投资价值与未来趋势研究报告》显示,目前全国二十个省的地方政府和电网企业提出集中式新能源+储能配套发展鼓励政策,从地方政策看,青海、新疆、西藏、内蒙古、辽宁、吉林、山东、山西、湖北、湖南、河南、安徽、江西等省(自治区)已经相继出台了可再生能源配套储能的支持政策,如对按比例配置储能的可再生能源场站给予优先并网、增加发电小时数等激励措施。这些政策推动了部分光储项目、风储项目的规划和建设进度,储能技术对新能源规模化应用的重要价值已形成共识。


其中华东地区潜力最大,2020年装机规模排名前十位的省、市分别是:广东、青海、江苏、安徽、山东、西藏、甘肃、内蒙古、浙江和新疆,包含华东地区四个省份,这十个省市的新增规模合计占2020年中国新增总规模的86%,目前这些地区规划重点主要集中在智慧能源、能源互联网和储能技术上。


 “十四五”是储能产业发展的重要窗口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对于推动能源绿色转型、促进能源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借助先进的技术实现能源节约,保障材料储能,是能源资源开发利用的重点任务。各地政府应以政策环境为有力保障,以市场机制为根本依托,以技术革新为内生动力,加快构建多轮驱动良好局面,推动构成储能高质量发展局面。

观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