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联官网 > 观点 > 政策洞察与解读

济宁高新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政策全文及解读

国开联 2020.08.05

《济宁高新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3)》全文及解读

2019年10月

政策解读

济宁高新区作为山东省唯一的信息技术产业示范基地和首批三个大数据产业集聚区之一,紧抓历史重大机遇,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同传统产业融合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速新旧动能转换。编制自20184月底启动,由高新区信息产业园同信通院项目组通力合作,历时7个月完成方案的编制并定稿。现将有关情况说明如下:

一、背景和过程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紧紧抓住我省建设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重大历史机遇,围绕建设“山东省信息技术产业基地”“大数据产业集聚区”的核心目标,加快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推动产业快成长、上规模,努力将高新区建设成为具有区域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信息技术产业发展高地。

 1125日,经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首席管理咨询专家王育民率7人专家评审组审核,济宁高新区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19-2023)(以下简称《规划》)通过评审。

二、主要内容

《实施方案》包括 新一代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提升工程、龙头企业招引攻坚工程、工业制造智能化升级工程、中小企业上云工程、 高端人才“招引育留”工程、新一代信息技术培育工程、公共服务平台打造工程7部分。

第一部分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提升工程。统筹规划光纤宽带、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物联网发展,积极推进互联网、电信网、广电网“三网”融合,构建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加快推动5G网络布局和商用发展,加快推动应用普及与产业发展,推动下一代互联网改造升级和大规模商用。

第二部分是龙头企业招引攻坚工程。在电子信息制造、软件和信息服务、大数据和云计算等重点发展领域,整合全市招商资源,借助市政府驻外办事处、举行大型展会等形式,主动跟进项目、联络企业,瞄准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开展精准招商、驻点招商,引入一批世界500强企业、行业龙头企业、知名研发机构和创新服务机构。

第三部分是工业制造智能化升级工程。深入开展“数控一代”示范工程,加快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更大范围、更深程度融合渗透和创新应用,推动制造业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发展。提升制造装备的数控化率和智能化水平,推进生产全过程智能化。以工业云、工业大数据、工业电子商务和系统解决方案等为重点,开展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培育一批面向重点工业行业智能制造的系统解决方案领军企业。

第四部分是中小企业上云工程。培育和引进一批具有较强服务能力的云计算服务商,形成“企业上云”的技术支撑和服务保障。加大宣传动员,推动企业主动利用云服务降低信息系统构建成本。着力构建云环境、云开发、云应用产业和服务体系。政府采取“云服务券”的形式,对企业购买云服务商的服务给予一定补贴,引导和支持企业加快上云步伐。

第五部分是高端人才“招引育留”工程。鼓励企业依托行业协会加强人才协作,推动信息产业与传统制造业人才交流。加强人才需求调查和预测,建立信息产业高层次人才信息库。完善适应信息产业发展要求的人才引进和激励政策,创新引进渠道,积极引进物联网、智能硬件、云计算、大数据等领域高端人才。

第六部分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培育工程。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加快引入和培育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领域的创新创业者,积极培育面向未来的产业新业态,打造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大中小企业协作发展的具有国内竞争力的信息产业体系。

第七部分是公共服务平台打造工程。建设公共基础信息共享资源库,制定服务于济宁市数据流通体系建设的业务标准、数据标准、应用标准,设计建立适应云计算大数据应用的数据模型和数据分类。开展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依托现有产业基础,进一步加速落地各类IaaS云平台,全面降低信息通信行业整体进入门槛与运营成本。

三、主要创新点

一是营造多方参与环境。加强政府引导,以企业为主体,调动全社会力量发展信息产业。在政策、标准制定和规划编制中广泛吸取各方意见,提高透明度和社会参与度。鼓励全区加强信息技术产业监测分析,加大对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鼓励组建产学研用联盟,鼓励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推动行业自律。充分发挥政府、企业、社会等各方力量,形成诚信、透明、开放、公正的产业发展环境。

二是完善财税扶持政策。创新财政投入方式,设立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资金,发挥各类财政扶持资金的政策引导作用,建立股权直接投资扶持为主,奖励、贷款贴息、补助等为补充的财政扶持体系。积极发挥政策性金融、开发性金融和商业金融作用,研究探索新的财政资金投资方式,提高投资效益。落实国家税收优惠政策。

三是强化金融支持力度。充分发挥政府性资源的杠杆作用,采取基金合作、风险补偿、贷款保险等方式,推动财银联动、银企合作,鼓励利用私募债、企业债券等金融工具,集聚金融资本、社会资本等为信息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建立信息产业与融资性担保机构合作机制,畅通信息产业企业增信融资渠道。

四是全面推进规划落地实施。主管部门加强对企业落实本规划中重大工程的督导,负责组织对本规划实施情况进行中期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调整目标和任务,优化政策保障措施。

政策全文

济宁高新区作为山东省唯一的信息技术产业示范基地和首批三个大数据产业集聚区之一,紧抓历史重大机遇,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同传统产业融合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速新旧动能转换。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紧紧抓住我省建设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重大历史机遇,围绕建设“山东省信息技术产业基地”“大数据产业集聚区”的核心目标,加快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推动产业快成长、上规模,努力将高新区建设成为具有区域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信息技术产业发展高地。

二、工作目标

1. 产业规模发展目标。到2023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其中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300亿元,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实现100亿元,融合性新兴产业实现100亿元;超过50%的规模以上制造类企业实现数字化融合转型;区域信息产业创新创业集群开始显现,产业数字化规模显著提升。

2. 产业载体建设目标。围绕核心产业建成企业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投融资服务平台、信息安全服务平台等产业创新赋能体系。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中小微创业企业与创业团队,建成一个创业孵化服务组团。

3. 骨干企业培育目标。到2023年,力争培育和引进规模以上企业300家、产业集群加速扩大,产业链逐步完善。龙头骨干企业引领带动效应显现,总收入上亿元的信息产业企业超过50家,其中超过10亿元的企业10家,超100亿元的企业1家。

4. 科技创新发展目标。到2023年,培育聚集信息产业高新技术企业和各类创新型企业300家,聚集各类高层次创业人才1万人,孵化企业达到1000家。建成一批国内领先的研发基地,突破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大创新成果、专利和标准,本地产学研用一体化的产业创新闭环开始形成。

5. 高端人才集聚目标。到2023年,聚集IT人才超过5万人,培育或引进50名信息产业领军人才、100个创新团队、300名企业高管和5000名核心业务骨干,实训人才本地留存率显著提升,形成高、中、低端人才结构合理、配置优化的从业人员队伍。

三、主要任务

1. 新一代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提升工程。统筹规划光纤宽带、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物联网发展,积极推进互联网、电信网、广电网“三网”融合,构建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加快推动5G网络布局和商用发展,加快推动应用普及与产业发展,推动下一代互联网改造升级和大规模商用。

2. 龙头企业招引攻坚工程。在电子信息制造、软件和信息服务、大数据和云计算等重点发展领域,整合全市招商资源,借助市政府驻外办事处、举行大型展会等形式,主动跟进项目、联络企业,瞄准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开展精准招商、驻点招商,引入一批世界500强企业、行业龙头企业、知名研发机构和创新服务机构。

3. 工业制造智能化升级工程。深入开展“数控一代”示范工程,加快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更大范围、更深程度融合渗透和创新应用,推动制造业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发展。提升制造装备的数控化率和智能化水平,推进生产全过程智能化。以工业云、工业大数据、工业电子商务和系统解决方案等为重点,开展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培育一批面向重点工业行业智能制造的系统解决方案领军企业。

4. 中小企业上云工程。培育和引进一批具有较强服务能力的云计算服务商,形成“企业上云”的技术支撑和服务保障。加大宣传动员,推动企业主动利用云服务降低信息系统构建成本。着力构建云环境、云开发、云应用产业和服务体系。政府采取“云服务券”的形式,对企业购买云服务商的服务给予一定补贴,引导和支持企业加快上云步伐。

5. 高端人才“招引育留”工程。鼓励企业依托行业协会加强人才协作,推动信息产业与传统制造业人才交流。加强人才需求调查和预测,建立信息产业高层次人才信息库。完善适应信息产业发展要求的人才引进和激励政策,创新引进渠道,积极引进物联网、智能硬件、云计算、大数据等领域高端人才。

6. 新一代信息技术培育工程。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加快引入和培育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领域的创新创业者,积极培育面向未来的产业新业态,打造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大中小企业协作发展的具有国内竞争力的信息产业体系。

7. 公共服务平台打造工程。建设公共基础信息共享资源库,制定服务于济宁市数据流通体系建设的业务标准、数据标准、应用标准,设计建立适应云计算大数据应用的数据模型和数据分类。开展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依托现有产业基础,进一步加速落地各类IaaS云平台,全面降低信息通信行业整体进入门槛与运营成本。

四、保障措施

1. 营造多方参与环境。加强政府引导,以企业为主体,调动全社会力量发展信息产业。在政策、标准制定和规划编制中广泛吸取各方意见,提高透明度和社会参与度。鼓励全区加强信息技术产业监测分析,加大对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鼓励组建产学研用联盟,鼓励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推动行业自律。充分发挥政府、企业、社会等各方力量,形成诚信、透明、开放、公正的产业发展环境。

2. 完善财税扶持政策。创新财政投入方式,设立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资金,发挥各类财政扶持资金的政策引导作用,建立股权直接投资扶持为主,奖励、贷款贴息、补助等为补充的财政扶持体系。积极发挥政策性金融、开发性金融和商业金融作用,研究探索新的财政资金投资方式,提高投资效益。落实国家税收优惠政策。

3. 强化金融支持力度。充分发挥政府性资源的杠杆作用,采取基金合作、风险补偿、贷款保险等方式,推动财银联动、银企合作,鼓励利用私募债、企业债券等金融工具,集聚金融资本、社会资本等为信息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建立信息产业与融资性担保机构合作机制,畅通信息产业企业增信融资渠道。

4. 全面推进规划落地实施。主管部门加强对企业落实本规划中重大工程的督导,负责组织对本规划实施情况进行中期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调整目标和任务,优化政策保障措施。

来源:济宁高新区管委会办公室

观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