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联官网 > 观点 > 营商环境城市范本

县域打造优质营商环境的四大着力点

国开联 2020.07.25

优质的营商环境是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当前全球经贸经贸竞争激烈,国家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的大背景下,亟需以国际化、法制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来塑造对外招商引资的竞争新优势,提升我国在国际经贸中的竞争力。县域作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和决胜小康社会的主阵地,县域的营商环境显得尤为重要。

我国县域营商环境总体呈现区域发展不平衡东强西弱的态势

我国县域的营商环境受区域经济影响较大总体上县域营商环境的也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情况相似呈现东强西弱的发展态势区域不平衡的发展情况较为明显根据国家工信部2019年我国县域营商环境百强中东部沿海地区凭借深厚的产业经济基础和丰富的要素资源有68个县区跻身我国县域营商环境百强,区域先发优势明显;中部以21个县区位列第二东北和西部分别以7个县区和4个县区位列第三和第四,这两个区域的县域营商环境亟待改善。

从省际分布情况来看,浙江、江苏、山东分别以24个县区、19个县区和15个县区位列前三强在全国省市中遥遥领先占据我国县域营商环境百强的50%以上;中部地区县域营商环境表现突出,在县域营商环境百强中,湖北、湖南、河南分别占据7席55席和3席随着中部产业经济的崛起和营商环境的优化,中部地区县域营商环境水平直追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仅陕西和云南入围。

县域营商环境与产业经济形成正向反馈,但仍面临诸多问题

县域良好的营商环境为产业经济发展构筑良好的底座,并与产业经济发展形成正向反馈。优质的营商环境不断助力县域招商引资,促进产业集聚化发展,而县域产业经济的发展壮大持续吸引人才、资本、创新资源与要素进入,从而进一步优化县域营商环境。2018年全国县域百强县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平均为81.2亿元优质的营商环境为工业产业经济发展带来丰厚的汇报但是不可忽视的是当前县域营商环境仍然面临人才流失严重内外资招引不平衡政府部门内部衔接不畅企业推出机制有待完善、管理模式无法适应新经济发展等问题,成为县域打造优质营商环境的制约。

四大举措,探索县域营商环境的突围路径

当前营商环境日益成为一个地区、一个城市吸引投资的先决条件,国家也大力出台政策推进县域营商环境优化,全国越来越多的县区按下了营商环境发展的“快进键”。打造优质的县域营商环境可从以下四点进行。

全方位提高政务服务水平,一是大力强化自身干部服务意识,加强人员你对政策法律发挥的熟悉程度,提升专业本领,为市场主体提供更专业、规范、精准度的服务,并健全激励、问责和容错机制,切实提高行政服务效能和水平;二是,借鉴金沙县、沙河县经验,针对重大项目采取“一事一议”、“保姆式”服务的制度,提升项目落地的效率和提高企业在当地发展的便利性,创造更加高效的政务环境。三是针对政府内部部门衔接不畅的问题,在县区级层面上做好全面统筹,通过建立优化营商环境行动小组,以小组组长为引领,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统筹县区内各部门,形成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合力。

促进产业生态与营商环境互动发展,基于营商环境与产业经济发展形成正向反馈的特性,一方面针对现有优势产业,与外部机构合作发布特定行业的营商环境白皮书,从细分领域体现当前县域的营商环境优势,促进县域衔接关联产业更多的招商引资机会;另一方面可借鉴新昌县经验,以数字化手段推进传动产业转型升级,以产业集群的发展壮大吸引技术、人才、创新资源集聚,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探索多层次人才培育,激发企业发展活力,县域高质量的发展在于人才,随着区域间人才竞争的愈加激烈,县域从高到低的人才都流失严重,针对这一问题,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发力。在熟练技工人才方面,借力省市级高校平台,推进县区内企业与高校、职业高校建立合作机制,通过联合培养、建立实践基地等形式,为县域企业技术人才提供保障;在高技术人才方面,可积极拓宽人才发展空间,针对核心人才制定针对性的政策体系,并积极与国内关联科研院所机构合作对接,探索多元渠道的人才引入机会。

加强对外的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当前高铁已经成为县域导入人才流、信息流、资金流的重要工具,而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的构建和机场的建立,助推县域经济发展由传统要素资源驱动转向创新资源要素驱动,使得县区在共享区域经济发展红利,衔接创新要素资源上更加便利。因此在我国各项区域战略的引领下,加强与区域中心城市的互联互通,构建对外的大交通网络显得尤为重要。

优质的营商环境是一个县域经济软硬环境综合实力的体现,在当前区域经济发展中,县域作为承上启下的重要一环,必须下好优化营商环境的“先手棋”,才能提升现有经济发展的吸引力、驱动力、创造力和竞争力。

观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