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我国不断加快区域一体化发展,以寻求新的区域增长动能,积极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成渝双城经济圈等重大区域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伴随着全球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区域协同发展的内在支撑。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带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区域经济的引擎作用愈加明显,在推动产业规模迅速壮大、推动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水平、优化整体产业效益、持续提供产业创新活力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前深圳、浙江、江苏等东部沿海城市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规模已突破万亿,并占据总体GDP的30%以上,同时以深莞佛的电子信息制造产业集群、长株潭的轨道交通产业集群为代表的区域特色产业集群也已然崛起。
区域一体化加速,但区域产业协同发展仍面临诸多问题
在疫情冲击全球供应链,地缘政治变革全球经济格局的大背景下,我国或将迎来资本市场发展和建立产业链集聚的历史性机遇。随着各项区域一体化战略的推进,长三角、粤港澳、成渝等地区产业的加速集聚,将显著降低全球供应链的的采购成本,并吸引外商关注我国区域产业集群建设。
但当前区域产业协同发展仍然面临三大问题。一是受地方体制机制限制、行政区域经济考核等因素的影响,地方抱团发展的动力不足,导致区域协同体制机制尚未形成;二是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和深入合作,导致区域产业合作不够;三是由于在产业准入、公共服务、投资准入、环境保护等产业政策一体化程度较低,导致区域在要素流通领域合作不深;四是区域间的开放平台还未形成完善的合作机制,导致平台的区域带动作用难以发挥。针对上述问题,目前长三角、成渝等地区已经着手出台政策,以期有效推动区域产业协同发展,合力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和战略新兴产业集群。
发力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长三角率先推动产业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长三角是我国经济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为区域一体化协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19年6月,长三角率先推出《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产业集群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行动纲要》,提出立足立足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产业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打造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科创走廊由上海松江、浙江嘉兴、浙江湖州、浙江杭州、浙江金华、江苏苏州、安徽宣城、安徽芜湖、安徽合肥共同组建)。具体的产业一体化发展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推进。
——以协同创新打造产业高地
长三角以科研创新作为产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以构建区域创新协同网络来提升产业链协同的发展水平。在顶层设计上,建立跨省分工的产业协同创新联盟,围绕产业一体化,明确各个区域的产业发展重点,推动长三角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一体化,改善区域内产业雷同,地质竞争的局面;在促进创新资源有效流通上,建立科技创新券跨区域互认机制,让企业购买区域或其他大型区域的科技服务后,给与当地的补偿和奖励,同时建立了“G60科创云”,提供专利数据查询检索、金融服务、政策解读、科技成果转化等服务,高效促进产学研用一体化。
——以合作平台优化产业布局
为优化产业布局,强化空间集聚和错位发展,长三角积极构建产业平台和合作载体。一方面以区域内的高新区、工业园为主要载体,通过共建产业园、飞地经济推进建立跨省产业合作平台,探索收益分享机制,专门发展传感器、半导体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另一方面,由苏州工业园牵头,聚合长三角9城的42个国家级开发区及省级开发区成立G60科创走廊园区联盟,以此打通园区内的产业合作转移通道,探索利益共享机制,共同吸引产业项目投资,促进产业在区域园区内更有效地布局。
——以制度优化释放产业活力
为推进产业政策一体化,加强长三角区域内的要素流通,长三角率先在基层机型“集成改革”,G60科创走廊在全国率先探索跨省市“一网通办”,足部出户可办理51项跨省适宜,有效提升政务服务效率;在市场准入方面,长三角正筹措统筹建立统一、透明的市场准入政策,实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以此降低制度性成本;在数据共享方面,推进企业、工商信息数据共享,便于企业上下游对接和金融机构精准放贷。
长三角在推进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一体化的合作方面全国区域一体化发展梳理标杆,成渝地区借鉴长三角的发展经验大力推进成渝双圈内的产业一体化合作。在未来要发挥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区域内的引擎作用,要从做好顶层设计、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构建区域共同体、引导共性要素在区域内自然流动、突破“卡脖子”技术等多维度进行发力。
行业北斗终端应用行业投资价值与未来趋势深度研究报告
2021.02.27RMB 12980元.北斗产业
北斗导航作为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北斗三号已开始运营,可为全球用户提供导航和授时服务,成功打破GPS的垄断,在国家安全、...
更多
轨道交通设备产业招商蓝皮书(招商地图)
2021.02.24RMB 12980元.装备制造
随着京津冀、长三角以及粤港澳等重点城市群一体化发展进程加快和高铁货运市场的开启,将催生高磁悬浮列车、高铁货运车等轨道交通新装备市场,同时...
更多
工业机器人产业招商蓝皮书(招商地图)
2021.02.23限时4999元.限时优惠
工业机器人产业招商蓝皮书是国开联基于“4.0版产业招商地图”,面向全国各地招商引资人员开发的一款“普惠型工具书”产品。
更多
装备制造产业招商蓝皮书(招商地图)
2020.03.21面议元.装备制造
装备制造是国开联五大重点研究方向之一,经过多年长期跟踪研究累积,我们已在装备制造产业多个细分领域积累了丰富而详实的研究成果。
更多
中山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产业发展规划 国开联.区域产业规划 中山作为湾区重要节点城市,如何抢抓政策红利,争建湾区战略性平台,承接中心城市转移产业,共享中心城市产业创新要素资源与平台,以达至中山“湾... 更多
宁夏先进制造业招商行动计划 国开联.招商地图与项目包装 我单位受托制定宁夏全区先进制造产业招商行动计划,深度剖析全区智能制造产业基础、结构和产业承载优势,明确自治区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方向与未来招... 更多
北斗终端的三大民用市场应用机遇 国开联.数字经济 自2020年6月北斗全球系统组网完成,我国北斗导航正式迈入全球服务的新时代,提供的服务愈加多元化,并实现在多领域的融合应用。 更多
比亚迪丰田联姻,汽车工业“竞合时代”将至 郭裕安.新能源与新材料 2019年11月7日,比亚迪官方公布,丰田汽车与比亚迪签订协议在中国将合作成立公司,共同开发轿车和SUV的纯电动车型以及动力电池,预计2025年投放市场。 更多
十四五专项规划 国开联.十四五规划编制 十四五规划要准确把握“十四五”的时代背景和重大问题,以发展规划为统领、空间规划为基础、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为支撑,把握好不同规划之间的逻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