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联官网 > 观点 > 高质量发展

“高新区高质量21条”新政下,产业结构变化

国开联 2020.07.23

日前国务院出台《促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园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赋予国家高新区探索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重任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最终的落脚点还是产业在高新区的新政推动下如何通过招商引资区域协作创新驱动优化园区产业结构,推动园区升级重塑,是当前国内各个高新区的关键任务。

存在问题

虽然高新区已经成为我国创新驱动的主要载体,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依然存在诸多不足,且部分高新区面临发展瓶颈。

从区域发展上来看区域内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较为突出以广东省为例广东省拥有14个国家高新区,在2019年国家高新区排名评价中,深圳高新区排名第一,而靠后的园区在一百名之外。区域经济的落差导致区域内高新区的发展情况也千差万别。

从园区自身来看高新区发展也面临产业发展思路不清、省市级层面统筹协调力度不够、现代化治理能力不强、资源投入不强、管理模式亟待优化、区域核心辐射带动能力弱、园区同质化等问题。

路径探索

高新区是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主阵地,《意见》旨在推动高新区重塑升级,以创新发展路径破除园区当前面临的问题和瓶颈。为推进高新区产业结构优化,实现高质量发展,可从以下 个方面着手。

做好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首先解决高新区产业发展思路不清晰和周边区域同质化的问题。在省市级层面上,基于区域产业和关键要素资源的分布,按照“一区一产业”的思路,明确区内不同园区的发展路径;在园区层面上,结合园区当前产业基础和关键要素配套,优先发展产业基础较好、未来转型升级空间大的产业,延伸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并聚焦周边县区、园区,从产业发展重点、未来战略、公共平台等维度,做好区域竞合分析,在细分领域寻求突破点的同时与周边县区形成协同发展。

以数字经济赋能产业发展,当前产业数字化已经成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推动云计算、工业互联网、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园区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实现智能化、数字化发展;自主培育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等数字化赋能平台,推动数字化平台向中小企业共享资源和能力,探索创新型数字经济赋能传统产业发展的渠道;主动融入所在省市的数字化建设,推进园区5GIPV6等数字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区块链、大数据等数字化手段在公共治理、公共服务中的应用,依托数字经济营造园区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借力区域协同共享发展红利,当前区域之间的协同发展促进高新区共享区域要素资源更加便利,因此可以借力区域协同共享发展红利。推动同一区域内的高新区开展结对帮扶和产业协作拉近区域内高新区的差距解决高新区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支持高新区整合或托管区位相邻、产业相近、分布零散的产业园区,强化辐射带动作用;借力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一体化等区域战略,将区域要素资源转化为自身产业发展和招商的优势,探索飞地经济、跨域产业配套等创新型产业合作模式,延伸共享区域营商环境。

依托科研创新驱动产业发展始终将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集聚创新资源,引进和培育创新平台,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深化产学研合作和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以创新型人才促产业发展,依托政策引才、人才引才和产业引才三种方式进行创新人才招引,构筑产业孵化器、公共创新平台、科技金融平台进行人才培养,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创新动能。

总结建议

除了从顶层设计、数字经济、区域协同、科研创新等维度探索高新区结构优化的途径外,营商环境、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也是探索高新区产业结构优化的重点。当前国家高新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区域发展的创新高地、产业高地和人才高地,在《意见》的推动下,国内各个高新区都着手探索“高质量”发展途径,也不可避免地面临旧有发展模式老化、新型模式尚未成型的问题,国家高新区高质量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观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