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联官网 > 观点 > 综合

共享经济还能走多远?

徐志涛 2017.05.21

共享经济正在逐渐改变我们的日常生活,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时无数企业开始投资到共享产业,共享经济是否会成为继中国楼市之后又一泡沫呢?中国的共享经济能走多远?

 

共享经济开始泡沫化

在中国似乎有这样一个投资趋势,哪个东西火,就一窝蜂全都去投资这个东西,当初的楼市,现在的共享经济。如今中国房价被炒上天,无数的中低层百姓对高额的房价望洋兴叹,而面对着随时破裂的楼市泡沫,政府不得不短时间大量出台降温调控政策抑制泡沫而进一步扩大。而现在那些投资楼市的大佬们,似乎又开始打起共享经济的主意。

 

各种共享产品不怕你想不到,有了构想之后就有天量的资金流入,或许你认为,资本市场看好,各国政府政策支持的共享经济,似乎不会产生什么问题,其实不然,截止目前为止,还没有哪家企业真正成功地把账面虚值转换成货真价实的市值,如此大的泡沫,不禁反思,共享经济路在何方?

 

2014年著名的移动支付公司Square上市之前估值60亿美元,而上市市值只达到了42亿美元,而且当时市场还没进入如今的寒冬。而独角兽中排名第一的uber2016年退出中国市场后,虽然亏损速度有所减弱,但仍在持续亏损,至今没有扭转盈亏。

 

其实深入研究,不难发现,这些成功的共享经济企业一直都在走一条老路,以野蛮生长寻求份额,以资本支撑“清场”,最终由巨头“控场”,真正形成“游戏规则”,这似乎形成一个魔咒,滴滴如此,现在火热的共享单车还在重复老路,难道不迅速扩散,就不能活下去?那这些没有资本投入的企业,共享经济就不能做下去?

 

变味的共享经济

共享经济,是指拥有闲置资源的机构或个人有偿让渡资源使用权给他人,让渡者获取回报,分享者则利用他人的闲置资源创造价值。如果说,较早进入市场的网约车,是以个人不能充分利用的私家车和自己的时间来与他人共享,因而还算是共享经济模式的话,那么,从共享单车开始,不少共享平台便逐渐偏离了共享模式的轨道。

 

以共享单车为例,单车并非民间闲置的资源,而是使用新资源生产制造的,市民并非互助式使用,而是通过交押金并支付费用方式的来使用,这看起来更像租赁经济。之后的共享篮球、共享雨伞、共享充电宝等模式,都如出一辙。

 

也就是说,多数商家真正关注的共享,是公众不太在乎的几百元“闲置”资金,这些商家真正想要做的,并不是共享经济,而是金融经济,靠打金融政策的擦边球来融资,从而产生利润。这与传统的“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已经不是一个意思。这种共享模式,更多的只是强调便利性,甚至为此不惜给公共秩序带来麻烦。

 

变味的共享经济,已经演变成一种变种的租赁经济,却还企图以新生事物的名分,得到政府的支持或优惠。政府自然也不傻,近日,多个城市出台或正在制定规范发展共享自行车的办法,多地部门对共享单车划出限停禁停范围,这都表明,政府对变种的共享经济有所保留。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当这种变味的共享模式泛滥之后,过多的APP下载和押金支付,对公众来说成了一种麻烦,更可能对一些公益性的共享活动形成挤压。变味的共享经济如果不回到真正的共享模式中,而是离真正的共享经济渐行渐远,那么这样的经济注定走不远。

 

国开联认为:共享经济如今已经变成变相敛财的一种手段,如果不能够即使出台政策予以限制,很有可能会对整个市场造成巨大影响,当下人们的想法越来越多,思维越来越奇特,各种共享产物也层出不穷,现在还仅仅是一些日常用品,如果以后扩大到其他领域,恐怕会打乱整个市场的秩序。

 

更多相关资料,请详见:国开联发布的《中国共享经济行业商业模式与投资策略报告》

观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