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联官网 > 观点 > 新型工业化

医疗机器人爆发在即

徐志涛 2016.06.14

医疗机器人分类

从研发和产业角度看,智能机器人可以应用在这四大类研发和产业领域,分别是工业制造业、教育娱乐业、医疗和大健康产业、军事与航空航天业。医疗和大健康产业里的智能机器人融合了当代前沿科技和成熟产品,包括人工智能、计算机模拟、传感器、移动通讯和互联网+等,是引领21世纪医疗、养老与康复等产业最前沿的技术和产品。

医疗和大健康产业里的智能机器人可以分成五种,分别是微创外科手术机器人(以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为主)、远程医疗机器人、护理及康复机器人、假肢/器官机器人、特种功能微形(软件)机器人。

 

这五种机器人实际上是智能机器+人的功能,就是在医疗和大健康产业里如何把人替换出来。从这个角度看,医用机器人是再造生产力,相当于上千万的技工,相当于上亿规模的销售市场,上亿市值的服务市场,上千亿的技术转让市场。这是未来五年非常明确的值得投资的产业。

 

21世纪是技术应用和转化的世纪,更强调满足社会和人类的个性化需求。由此,智能机器人突出的特点是综合应用。从学术角度看,医用机器人的发展模式颠覆了20世纪传统的医疗服务模式,带来数据分析专业和循证实践模式的创新。

 

从疾病、慢病和健康管理领域来看,传统的医疗服务模式更关注的是医疗机构内的疾病诊疗服务。而21世纪新的疾病慢病监测和健康管理的模式,推动了诊前预防、接种、筛查和宣教,向后拓展了疾病康复、健康管理、健康素养培养等环节。在健康人群和患者人群中,都可适用医用机器人。

 

由此,医用机器人的发展,实际上是补充医疗和健康专业人员的短缺,最终目的是提高服务质量,并不是替换医生。

 

远程医疗和康复护理机器人的应用前景

从整个医用机器人的发展方向和趋势来看,远程医疗机器人的使用规模和市场最大,其次是康复护理机器人,第三是微创手术机器人和3D模拟机器人,第四个是特种功能微型机器人。

 

远程医疗机器人就是通过远程医疗机器人执行一些远程医疗、健康管理、咨询和远程诊断。实际上,云医院就是互联网技术+医院。远程医疗的终端有PC端、移动手机端和智能机器人。从目前欧美地区的数据看,PC终端使用比较普遍,不足之处是不可移动。而移动手机端存在的问题是,缺少医保支付和政策法规支持,没有质量可循。

 

2014年到2015年,美国远程医疗的次数从1000万上升到1500万,用的是智能机器人终端。满意度较高,医保、政策法规,信息安全均得到保证。实际上,智能机器人终端就是PC终端+移动终端+云储存。预计到2020年,美国会有10万台智能机器人。

 

远程医疗机器人在重大传染病(比如埃博拉、SARS)或门急诊中也会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在中国偏远地区(比如“一带一路”省份)的人群,或者特殊的垂直病种领域的患者,比如帕金森患者、产后抑郁患者和老人慢病管理与监测等,在这两个领域的市场前景巨大。

 

康复护理机器人应用的垂直领域非常明确,就是中风患者或者外伤患者,帮助其下肢运动的康复,相当于一个固定器,后面有数据管理和指导。

 

中国医用机器人发展的机遇:垂直领域应用场景广阔

目前,我国在医用机器人领域尚无核心技术和成熟上市产品,但却是全球最大的医用和大健康智能机器人应用市场。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建立医用机器人的产业链。

 

中国医用机器人的市场前景,可以从产品服务、垂直市场、核心技术、共赢管道四个象限来分析。医用机器人的应用更强调垂直市场,而且是精准的垂直市场,比如疾病领域、专科领域的特殊需求。如果把垂直市场搞清楚,产品和核心技术都是为市场服务。共赢管道包括政府合作,医疗机构合作、同行之间合作,把这三种管道利用起来,把管道和精准市场结合起来,也是至关重要的。

 

中国人口老龄化和慢病群体是未来最大的两个智能机器人市场。如果拓展医疗概念,预防、医疗、保健、养老等大健康领域都是医用机器人的发展机遇。未来,医疗不仅是在医院里,还可能在家庭里,在小区里。

 

远程医疗机器人、康复护理机器人、特殊功能软件机器人、假肢/人工器管机器人、微创手术机器人/ 3D模拟构成智慧医用机器人产业整个的系列。如果我国把电子工业和微电子工业转产,医用机器人的产能能很快发展起来。

 

同时,医用机器人应用要本土化,操作软件和系统要自主研发。我们在工程研发上人力资源充分,而且能通过国际协作的方式迅速发展。如果我们抓住这个机遇,医用机器人的产业和应用不会像现在一些大型医疗设备一样被国外机构垄断。

 

未来,远程医疗机器人在小区、云医院、医联体、传染病医院、医养结合等领域,都有很大的应用。

观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