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联官网 > 观点 > 大湾区与经济圈

苏通科技产业园: 长三角一体化战略重点园区

国开联 2015.03.04

陆良工业园区区域工业聚集、发展产业集群的主要基地,规划建设面积30平方公里,空间布局为“一园三片”,其中青山片区10平方公里、大莫古片区10平方公里、召夸片区10平方公里。陆良工业园区秉承“高效、快捷、热情、周到”的服务理念,对投资者实行一条龙、一站式、全方位、全天候服务,致力于营造亲商、安商、扶商、富商的投资和发展环境。笑迎天下客,诚邀四海商,热忱欢迎海内外客商到陆良工业园区投资兴业,共谋发展大计。
 

地 址:云南省陆良县城同乐大道广播电视大楼九楼
 

招商引资优势
 

【区位优势】工业园区位于陆良县城主城区西北部,东隔曲陆高速公路与县城相毗邻,地处成渝经济圈、华南经济圈、东南亚经济圈的中心位置。距省会昆明120公里、市府曲靖60公里、成都1074公里、重庆1132公里、贵阳553公里、南宁809公里、南昆铁路陆良站23公里、贵昆铁路曲靖站64公里、昆明新国际机场120公里,324、326国道横贯其间,8公里长、50米宽的工业园区大道纵贯南北,为工业园区构建了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络。
 

【产业优势】陆良是国家和云南省的商品粮、商品猪、蚕桑、烤烟基地县,云南省的重点工业强县。县域经济十分发达,具有造纸印刷、建材、化工、机械、茧丝绸、农特产品为主的县域地方特色工业体系。
 

【产业定位】功能定位为“二轻一重”,以纺织业、电子产品、生物资源加工为重点的青山轻工业片区,以新型建材、木本油料等生物资源加工为重点的大莫古综合加工片区,以煤化工、硅化工等为重点的召夸重工业和物流片区。
 

苏通科技产业园: 江苏省实施国家沿海开发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重点园区
 

苏通科技产业园是新加坡与江苏省重要合作项目,是江苏省实施国家沿海开发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重点园区,是苏州、南通两市跨江联动、合作开发的新型园区,是苏州工业园区成功经验推广辐射的示范园区。园区规划总面积50平方公里。全面引进新加坡的先进理念,充分借鉴苏州工业园区的成功经验,力争通过10年左右的时间,把苏通科技产业园建设成为长三角经济圈内体制创新的示范区、科技发展的先导区、先进产业的集聚区,并按照“江海生态城、国际创新园”的定位,致力于打造一座30万人口的产业创新之城、科技智慧之城、休闲度假之城、生态宜居之城。
 

这里区位优越、交通发达。苏通科技产业园位于苏通长江大桥北翼,是江苏沿江、沿海发展的交汇点,地处沪、苏、通“小金三角”的中心点,距上海、苏州一小时以内车程,是南通接轨上海、融入苏南的桥头堡。沿海高速穿区而过,宁启高速临北而行,南通港、洋口港、吕四港等大型江海港遍布周边,南通兴东机场、上海虹桥机场、上海浦东机场、无锡硕放机场等均可在较短时间内到达。更为难得的是,由园区通往南通主城区的东方大道高架已开工建设,2013年9月建成通车后将进一步放大苏通大桥效应,使园区与上海、苏南以及南通的主城区的联系更为便捷,真正融入上海一小时都市圈和长三角核心圈。
 

这里规划一流、开发科学。按照“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先生态、后生产;先功能配套、后招商引资;适度超前、成片开发”的理念,先后与新加坡邦城公司、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清华大学规划院、美国AECOM、IBM等国内外知名机构合作,编制实施各类规划56项,园区“一核、两带、三廊、四区”功能发展框架基本形成。目前,一期9.59平方公里九通一平基础设施全面建成,道路景观同步到位,滨江生态基本呈现,二期40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启动,截止目前,完成基础设施及配套功能投入超百亿元。
 

这里产城融合、智慧引领。园区重点发展精密机电、电子信息、生物科技、新材料、环保及新能源、现代服务业等六大产业,并积极鼓励研发和总部类企业入驻园区,形成“科技为先”的主线和现代服务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双轮驱动”的格局。目前,园区入驻企业140多家,其中,工业企业22家,总投资450亿元,投资强度达到500万元/亩。在引进的项目中,涉及国家“千人计划”人选4人,1人申报国家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7人成功获批南通市江海英才计划。南通首家创投中心苏通科技产业园创新资本中心正式成立,成功吸纳创业投资类企业35家,注册资本18.5亿元。园区致力打造智慧引领的新城,以苏中苏北最大的云计算中心为智慧应用物理载体,园区智慧政务、智慧企业、智慧民生业务即将全面启动;与IBM等专业机构共同开展实施的智慧园区规划,也在实施之中;已成功引进中科院南通光电中心等大院大所分支机构入驻园区。
 

这里低碳主导、生态优先。低碳生态是苏通科技产业园重要的功能之一。在项目选择上,初步建立项目筛选和评估体系,严格按照产业定位和环评要求来筛选项目,共拒绝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近百个。在土地利用方面,倡导“疏密有别”的建设布局,集中开发承载力较强地块,留足自然生态用地;在景观系统规划方面,加强垂直绿化,注重促进生物的多样性,保证绿地的宽度、面积以及绿化体系的延续;在能源利用方面,着重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地源热泵技术、建筑节能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荣获“江苏省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示范区”;在水资源开发利用方面,重视水域、滨水利用以及非常规水源的利用,保留80%左右的水体及湿地系统,提高水资源自净能力。
 

我们将秉承新加坡的理念、苏州工业园区的经验,奋勇争先,励精图治,着力推进园区又好又快发展,为南通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观点

推荐阅读